
4小时真能搞定日本吗?这事儿聊起来,比三伏天喝冰啤酒还过瘾。
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这种论调,说得有鼻子有眼。东风快递使命必达,第一波就把军事基地扬了;歼-20隐身突防,十分钟就能在东京上空画个圈。这剧本,听着就带劲,尤其是从我们“局座”张召忠嘴里说出来,那更是让人热血沸腾,好像明天就能见证历史。
但你冷静下来想想,这事儿真有这么简单?要是打仗跟打游戏似的,那这世界也太没劲了。今天咱就得把这事儿掰扯掰扯,看看这“4D小时”的豪言壮语背后,到底藏着多大的一盘棋。
咱得先给这股热血浇盆冷水。我们很多人吧,一提日本,脑子里还是那个二战后被拔了牙的老虎,军事上就是个“和平宝宝”。你要是现在还这么想,那可就太天真了。
就说他们的海上自卫队,那可不是吃素的。
这支力量放眼全世界,那都是响当当的狠角色。他们的舰队核心,是好几艘装备了“宙斯盾”系统的万吨级驱逐舰,从“金刚”级、“爱宕”级,一直到最新的“摩耶”级,一艘比一艘猛。这玩意儿可不是样子货,它能织出一张世界上最严密的海上防空反导网。
更要命的是,他们那两艘“出云”级直升机护卫舰,现在正玩命地搞航母化改造。甲板一加固,就能起降从美国买来的F-35B战斗机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日本几十年后,又要有航空母舰了,能把自己的飞机派到更远的地方去耍威风。
水底下也不太平。他们的“苍龙”级和更新的“大鲸”级潜艇,个个都是潜行高手,在水底下猫个一两个星期不换气跟玩儿似的,对于水面上的大船来说,这就是个神出鬼没的幽灵。
所以说,别再拿老眼光看人了。人家不仅没闲着,反而一直在偷偷地把自己的武士刀磨得锃亮。
要是说,一个重新武装的日本只是让事情变得麻烦,那另一个角色的存在,简直就是往这锅滚油里又添了一把火。这个角色,就是美国。
你打开地图看看,美军在日本的基地,就像一把钉子,死死地楔进了日本的骨头里。差不多五万五千名美军,可不是来旅游观光的。
横须贺海军基地,是美国第七舰队的老巢,全世界最牛的航母战斗群之一就常年在那儿趴着;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,更是号称“太平洋的基石”,密密麻麻的战斗机、侦察机从那儿起飞,眼睛盯着整个亚太。
最头疼的是,这些美军基地和日本自卫队的基地,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搅和得跟一锅八宝粥似的。你敢说你的导弹能长着眼睛,只炸自卫队的营房,连美军厕所的一块瓷砖都碰不到?这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只要有一枚炮弹打歪了,哪怕只是弹片擦到了美军的军车,那性质就全变了。白纸黑字的《美日安保条约》第五条就摆在那儿,写得明明白白:打日本就等于打美国。
到那时候,就不是华盛顿开会吵架的问题了,而是美军的F-22和航母战斗群,立马就得下场跟你玩命。
这才是“4小时”剧本里,那个最让人头皮发麻的变数。
面对日本自身的武装和美军这把悬在头顶的刀,难道我们就只能干瞪眼吗?当然不是。我们的破局之策,突出一个“快”和“准”,玩的就是一场高智商的“点穴战”。
这就是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(A2/AD)战略的精髓。说白了,就是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,就把你打瘫痪。我们的火箭军,就是执行这场“点穴战”的绝顶高手。
想象一下,战争爆发的第一分钟,东风-17这种让现有反导系统形同虚设的高超音速导弹,以十几倍音速的恐怖速度,直奔对方的要害。打哪里?
不打士兵,不打坦克,专打你的“眼睛”(雷达站)、“大脑”(指挥中心)和“神经中枢”(通信枢纽)。几分钟之内,让对方变成一个睁眼瞎、聋子、哑巴。
与此同时,被誉为“航母杀手”的东风-21D和“关岛快递”的东风-26,早已锁定那些在海上晃悠的大块头。
从地理上看,从冲绳到宫古岛的这条岛链,既是封锁我们的枷锁,也是悬在他们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这些岛屿面积小得可怜,毫无战略纵深,在我们的中短程导弹面前,几乎就是透明的靶子。一轮饱和攻击下来,岛上的机场跑道、导弹阵地还能剩下多少?
这套战术的核心逻辑,就是在最短时间内,用对方根本无法承受的方式,制造一个既成事实。等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为要不要介入吵得面红耳赤时,我们已经把牌局给清场了。
让他们觉得,介入的成本太高,风险太大,不如捏着鼻子认栽。这本质上,是一场与美国决策效率赛跑的心理战。
然而,导弹和战机,终究只是牌桌上的明牌。一场现代战争,打到最后,拼的到底是什么?是消耗,是国力,是“血条”的厚度。而这,才是我们手中那张最硬的王牌。
这几年,大家总爱开玩笑说我们海军在“下饺子”。但这玩笑背后,是全世界都为之侧目的恐怖工业实力。中国的钢铁产量常年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别人造一艘军舰用的钢,我们能造一个编队。
再看造船业,中国的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,已经连续十几年稳居世界第一,把其他国家加起来都远远甩在身后。
飞机打掉一架,我的工厂能加班加点造出十架;军舰被击沉一艘,我的船坞里还有好几艘等着下水。更别提那些高科技产业离不开的稀土,我们更是捏着绝对的话语权。
这种近乎变态的战争动员和后勤保障能力,才是我们最硬的底气。日本的技术再先进,它那点国土、资源和人口,能跟我们拼多久的消耗?战争一旦陷入泥潭,比拼谁的“血条”更厚,谁能笑到最后,不言而喻。
所以,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张召忠将军那个“4小时”论,你就会发现,这从来不是一份傻乎乎的作战计划,而是一种精心计算过的心理威慑。
它真正的潜台词是:我们有能力在极短时间内让你瘫痪,也有底气跟你打一场不死不休的消耗战。
真正的强大,从来不是炫耀你能在几小时内摧毁谁,而是你的存在本身,就足以让任何对手放弃与你对赌的念头。
#热点观察家#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