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历史中屡屡出现乱臣贼子,背叛君主,祸害国家。无论是周朝的恶来,吴国的伯嚭,还是秦朝的赵高、汉朝的董卓,或晋朝的王弥、南北朝时期的侯景,他们无一例外,都是背离道德与忠诚的罪人。或许有的弑君篡位,有的为祸四方,有的毁国灭时,有的背后操控,甚至挑起战争,造成深重的灾难,这些人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乱臣贼子”。
宇文化及,来自内蒙古武川县,隋朝国公宇文述的长子。虽然出身显赫,但他性格残暴,品行不端。年轻时,他因过于轻浮,性格放纵,在长安人们中有“轻薄公子”的称号。少时便与隋炀帝建立了深厚的关系,成为炀帝的宠臣。隋炀帝登基后,宇文化及以旧恩被任命为太仆少卿,但他贪婪无度,受贿严重。在与弟宇文智及一起犯事后,虽免死但被赐予奴隶身份,直至父亲宇文述去世,才得以升任右屯卫将军。
隋炀帝因江都事变未能回到长安,宇文化及与弟宇文智及发动兵变,弑杀炀帝,立秦王杨浩为帝,并自封为大丞相。随即,他率领军队西征,打算夺取更多领土,但在黎阳却被李密击败。气急败坏的宇文化及再度弑杀杨浩,自立为帝,国号“许”。然而,最终在魏州被元宝藏击败,后又遭李神通打败,最后逃至聊城,被窦建德所俘,最终与二子一同被斩首,首级送至义成公主处。
宇文化及出身低贱,但在动荡中借助弑逆之手登上权力之巅,最终却因背叛和暴行而遭到厄运。他的父子命运惨淡,正是“乱臣贼子”的典型写照。
展开剩余70%秦宗权,河南许昌人,初为许州牙将,后在黄巢之乱中迅速崛起。他占据蔡州,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。黄巢攻破洛阳,唐朝的僖宗逃往西川,秦宗权率军讨伐黄巢,立下战功,被任命为蔡州奉国军节度使。此后,黄巢败亡,秦宗权背叛唐朝归附黄巢,并继续自称蔡州节度使。
黄巢死后,秦宗权自立为帝,四处扩张,掠夺百姓。他的部队横扫中原,西至关内,东至青齐,南至江准,北至卫滑,所到之处民众疾苦,天地共愤。他的残暴统治让人神共愤。然而,他最终败给朱温所领军队,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,秦宗权元气大伤,最后在朱温的打击下丧失了所有的势力,被部下出卖,送至汴州,最终被斩首。
秦宗权纵横一时,但因暴虐无道,最终为自己积累了灭顶之灾。他的背叛和所作所为,正是“乱臣贼子”的典型表现。
赵岩,河南淮阳人,曾任忠武军节度使赵双之子。他起初得以显赫身份,因与梁太祖朱温的女儿联姻,获得了骄人的官位。起初任职驸马都尉,后来升任卫尉卿,直至成为天威军卫度使。赵岩年轻时因翊戴之功,屡次获得提拔,最终位至租庸使、户部尚书。但在位期间,他利用勋戚身份,以权谋私,广泛行贿,奢侈无度,最终国运倾覆。
在后梁灭亡后,赵岩逃至许州,最后被温韬斩杀,将首级献于唐庄宗李存勖。赵岩一生,奢靡腐化,危害国家,直至最终被捉拿致死。
赵德钧,幽州人,官至沧州节度使、侍中、太师兼中书令,封北平王。石敬瑭起义时,他与契丹联手,意图反叛。最终,石敬瑭称帝,而赵德钧则因不满自己所处的位置,企图依靠兵力吞并范延光的军队,并密谋投向契丹。最后,他被契丹俘虏,死于异国。
赵延寿,河北正定人,赵德钧的养子,身形俊秀,学识出众。曾在唐、后唐及后晋等朝任职,官至枢密使,封为燕玉。与契丹联合后,他屡次背叛,成为辽太宗的重臣,深得信任。最终,赵延寿在辽朝的政治斗争中落败,被耶律阮捕获,最终死于异国他乡。
苏逢吉,陕西武功人,聪明机智,早年从军起步,迅速升任节度判官。他深得朝廷器重,成为中书侍郎,参与朝政。由于身居高位,他积累了大量财富,腐化堕落,收受贿赂,操控朝政,导致国家动荡。最终,随着周太祖郭威起义,苏逢吉自杀,而他的权力梦也终结于民间。
这些人物,或暴虐残忍,或权谋伎俩,终究因其不忠不义,遗臭万年,成为乱臣贼子的历史典型。他们的所作所为,不仅害了国家,更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